自序

五十年代開始,我立志用雙腳行遍香港。到六十年代,最為瘋狂,雖暴風豪雨,逢週日假期,亦從不間斷。

步遊香港怎樣才算最徹底呢?旅行界有四個名詞

先是縱走,

依山勢按脊線高低全走一遍。

其次是綑邊,

跟著岸邊綑繞一週。有些崖壁陡峭,直插入海,那便像阿歷山大大帝般英雄氣短了。青衣的「拉滑鼻」,就是一個看名稱也知無法過渡的地方。

再次就是企墩和摸水。

香港的山嶺、矮崗,頂上多建一支圓柱,為測量之用。圓柱既建於嶺頂或崗尖,站立其上,便是「更無山與齊」,因名企墩。

走到地的盡處,再去就是海。落到海邊,摸摸水,表明再無去路,是「地極」了。有時浪大,摸不到水,反被水摸,全身濕透。

每到一個村莊,我必訪問三個當地最有代表性人物:年紀最老的,最有學問的,知事最多的。然後和他們深談,直至他們疲累到打哈欠,也不放過。朋友們笑謂我「疲勞審訊」。

山頭荒野,見到墳墓,必然走近細觀。原來墳墓寫有不少資訊。比方「坐x向x」、「喝形xxx」、「土名xxx」⋯⋯,是告訴我們原有的地名和地形;「第x世袓」、「立墓於xx年」⋯⋯,可推查出建村的年代。我有不少資料就是這樣得來的。當然寺廟、祠堂、書塾等,更有追查的價值。

香港原貌,就是這樣周諮博訪得來的。

六十年代初,我用了當時近兩個月的月薪,買了一部名廠相機。它的廣告,攝出近景一個人手持報紙,報紙上的字極清晰,一直清楚至無限遠,最適合我拍攝旅行中所見的香港美麗山海景色。誰知這一個決定,留下了不少香港原貌。沙田谷未發展,屯門灣未填海,大埔墟、元朗墟⋯⋯,還是半世紀前的形貌。不單可懷舊,亦可見證香港的歷史。

我以八十五歲高齡又復執筆,睜老眼翻底片,精選半世紀前所攝的照片,加上積累了五、六十年的見聞,配合多位編輯的合作,先由大嶼山開始,帶大家同遊香港,細看香港原貌。